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需求升级的背景下,为深入探究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转型成功经验,金融学院“金潮映海”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调研活动。实践队由7名金融学院学生组成,南开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巍随队同行,保险学科专任教师朱航参与指导,以“秦皇岛市康养旅游业产业发展调研”为实践主题,赴秦皇岛市多个康养社区与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实践调研。
场景实践探路:解码集发“农旅康养”融合生态
为调研秦皇岛康养旅游业发展,实践队走进集发农业梦想王国,聚焦“农业+康养+旅游”融合生态,探寻产业发展与金融赋能路径。
实践队依次体验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借地震模拟、消防绳实操等项目,将体验内容与康养运营风险防控相关联;探访农业培育区时,在巨型南瓜、特色丝瓜景观旁,结合技术人员讲解,直观感受农业科技对康养研学的支撑作用;深入疗养中心,参观康养老人房间内的自动洗澡设备、便携助餐工具等适老化设施,以及血压监测等高科技健康检测设备,实地感知园区康养服务的硬件支撑;在参访萌宠乐园、水乐园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体验互动场景,补全康养旅游全年龄段体验认知,共同勾勒出“农业基底+多元业态”的产业架构。
实践队与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围绕集发发展历程,梳理从农业开发到康养拓展的资本轨迹。同学们积极探讨康养设施(适老化设备、半失能照护筹备)资金需求,分析融资租赁、收益权质押等金融工具适配性;针对医疗意外风险、专业护工成本痛点,思考保险保障、供应链金融等解决方案,推动康养实践与金融赋能深度衔接,锚定产业发展突破方向。
成熟个体探访:走入中培神州“高端康养”发展模式
随后,实践队来到中培神州医疗康养产业园。园区内,智能化康养设施与前沿科技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从适配不同需求的康养居住空间,到大数据健康监测系统、虚拟现实康复设备等,展现了科技对康养服务的深度赋能。
座谈会上,实践队师生与企业负责人围绕产业发展深入交流。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政府政策对于该企业的重要支持作用以及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和与客户建立起相互信任机制等方面的努力。此次交流也让实践队得以跳出课本知识,将金融专业视角与康养产业实景结合,不仅具象化了产业运作模式,更让大家对康养领域的市场逻辑与发展痛点有了切身体会。
采访秦皇岛文旅局:共话康养旅游新篇章
在本次实践中,实践队还特别采访了秦皇岛文旅局的相关负责人,了解秦皇岛康养旅游业的整体现状、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支持。文旅局领导对南开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秦皇岛在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实践队了解到秦皇岛的旅游产业不仅借助“6+1”的宏观政策展开整体布局,而且具备多元一体的特征,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如阿那亚社区迎合周边一线城市众多年轻人的审美以及价值观念,山海关聚焦秦皇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增添当地民俗文化色彩,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周边燕山大学更高校产学结合,开展国潮毕业设计展览等特色活动。
面对秦皇岛本地人才大量外流等问题,市政府利用京津冀协调发展优势,承接北京等地国企央企众多子公司的迁移工作,吸引各地优秀人才在秦皇岛落户,发挥人才引进功能。秦皇岛还放眼建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长远目标,又将基层工作落到实处,助力小摊经济发展,以社区为单位回馈社会。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不仅是对秦皇岛市成功向康养旅游城市转型的成功秘籍的解码,更是一次对滨海城市旅游业转型可深化推广道路的探索。实践队通过此次调研,感悟康养旅游产业如何在秦皇岛这片滨海沃土蓬勃生长,怎样融入城市经济脉络与民生福祉建设,也推动每一位队员思索: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将专业所学融入地方产业升级与健康中国战略;如何在老龄化社会浪潮中,发挥创新思维,凝聚青春力量,助力新业态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地区特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