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国际会场——回顾:南开金融学子的上合故事

发布时间:2025-10-05

近期,备受瞩目的2025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完成各项议程活动,成果丰硕、圆满落幕与会各国及国际组织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从天津再出发,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新航程。

上合峰会的“津彩”绽放也有着南开人的倾情奉献和默默付出,金融学院2024级金融学硕士生张之栋、2024级金融学博士生孙梦晨,经过层层选拔和培训,也有幸参与其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开金融人的“上合时刻”

在平淡凡碌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具体承担了哪些志愿服务工作?如何运用专业特长来更好地完成服务?

孙梦晨

“我主要负责新闻中心茶歇区的媒体餐饮服务保障工作,日常需要接待众多外媒记者。当他们有咨询或需要帮助时,我会主动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

这份经历也让我体会到,平时在导师的督促下阅读外文文献所打下的语言基础,在实际的国际场合中得到了充分运用。正是专业学习中所积累的英语表达能力,让我能更从容地提供服务,也更深切地感受到金融专业与国际化实践相结合的独特价值。”

张之栋

“我以新闻中心餐饮服务组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此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餐饮保障、茶歇供应、引导媒体就餐以及维持就餐秩序。

金融专业背景深刻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使我在志愿服务中习惯用经济学逻辑思考问题,寻找优化志愿服务的解决路径。例如,在茶歇区值岗时,我考虑到咖啡和糖是互补品,发现咖啡需求激增时,应同时增加糖的供应,以提升整体服务体验。此外,会场设有两个相距较远的茶歇区,形成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分割”,导致就餐效率存在差异。我运用专业思维提出优化方案:一是告知媒体记者前往人少的茶歇区就餐,缓解排队压力;二是增加人员密集茶歇区的餐食供应,维持两个茶歇区的就餐效率平衡。通过这种方式,我将专业特长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提升了整体服务质量。”

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张之栋

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还是文化差异。我们服务的媒体记者来自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餐饮习惯。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记者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惯,同时在服务过程中保持耐心与尊重,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做出调整,逐渐找到了一套更灵活、更包容的服务方式,也赢得了记者们的广泛认可。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多元环境中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在个人成长方面,我变得更加包容和细心,懂得换位思考,相信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以微小见远大: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对哪些瞬间或场景特别有感触?是否引发了对自身未来的展望呢?

孙梦晨

在新闻中心非遗文化展示区,“机器人写毛笔字” 的场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 银色的机械臂稳稳握着毛笔,蘸墨、提按、顿挫间,一笔工整的楷书缓缓成形,墨香与科技感在空气中交融。

当时几位外媒记者围在展台前,眼神里满是惊喜,记得有位外媒记者说着不太流利的中文:“以前我只知道中国书法是古老艺术,现在才发现它能和现代科技碰撞出这么美的火花!”这个瞬间让我深刻感受到,国际合作不只是政治、经济的携手,更是文化与科技的互鉴。当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呈现时,能跨越语言壁垒,成为各国友人沟通的桥梁。而对我自身而言,未来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努力成为 “传统 + 现代” 的文化传播者,让世界看到更立体的中国。

张之栋

最让我感动的是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大家来自天津市不同的高校,起初互不相识,但因共同目标而紧密团结,形成强大的合力。面对高强度工作和突发状况,我们始终保持协作精神,互相支持与鼓励,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并肩作战中,我们不仅磨炼了意志和能力,也收获了跨校际的真挚友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合作与信任是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对国际合作有了新的认知,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因共同议题而齐聚一堂,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也能因共同责任而紧密协作。这种跨文化、跨背景的国际志愿服务经历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更加坚定了我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展现自我、融入全球文化交流的决心。

服务奉献是接力,亦是传递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次的志愿者之旅…

“从陌生到团结,我们用热情与行动书写了一段难忘的国际志愿者经历。”

“ 短短数日的‘上合’志愿之旅,我把自己从旁观者变成了连接世界的“小齿轮”,在目睹跨国合作、多元文化与AI科技交融的瞬间,读懂了“命运共同”四个字的重量。”

对于未来也有志于参与国际志愿活动的同学,两位学长姐也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孙梦晨结合岗位实际,鼓励同学们夯实语言基础,兼顾文化储备,除了英语,可提前了解国际会议成员国的常用语言基础表达;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倾听交流,面对外媒或外国友人时,不要只做 “执行者”,更要做 “倾听者”,双向交流才是真正的 “心意相通”。

张之栋聚焦素养和心态这一维度,建议大家保持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心态,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用心体会每一次挑战并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日常做起,培养自身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思考问题时尽量全面周到,细节往往是最能打动人。


从课堂、校园到国际会场,南开金融学子用行动诠释着公能品格和奉献精神。这段珍贵的经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深刻印记。

愿他们的“平凡故事”激励更多南开金融er,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走向广阔天地,拓宽全球视野,在世界舞台上书写属于Z世代的中国叙事,展现新时代南开金融青年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