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海东老师以“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新趋势及其影响”为主题,为金融学院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详实,引人深思的“形势与政策”课。
课程伊始,孙海东回顾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他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正在不断地繁荣发展。尤其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文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于价值观宣传方面深入人心。同时说明目前在部分领域的文化建设还有待提高。
随后,孙海东分析当前影响我国的社会思潮的新趋势。他指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仍然复杂、挑战仍然严峻,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出复杂多样、相互交织的特点,一些错误社会思潮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青年亚文化、新自由主义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挑战。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继产生,并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理念造成冲击。孙老师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孙海东特别指出,外部敌对势力试图通过输出“颜色革命”等方式,影响我国青年群体认知,扰乱我国社会思想阵地。他强调,错误思潮逐渐有着组织化、政治化、娱乐化倾向,青年群体容易被蒙蔽裹挟利用,甚至产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底线下滑、焦虑心态加重、劳动观念和奋斗精神弱化、传统家庭观婚恋观消失等等的趋势。
在讲述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表现时,孙海东通过大量实例指出,其典型特征包括利用“碎片”重写历史“真相”、利用“数据”颠覆既有“结论”,利用“媚俗”网罗潜在追随者,利用“恶搞”打碎价值根基等,严重影响青年价值取向。同时呼吁,作为当代青年,一定要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随后,孙海东提出了系列对策。他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坚持科学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国家努力通过司法途径来修复惩戒制度,同时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舆论空间。具体如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司法手段严惩污蔑英雄人物的行为,强化网络舆论空间治理,加强监管审核,共同营造清朗的思想环境。
最后,孙海东老师寄语在座青年学子,希望大家增强思想辨别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课程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当前社会思潮问题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年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