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金融!第六届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2024)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27

2025年10月22日,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小雨伞保险经纪、手回保险代理、三方联合举办的“深化多层次保障 健康险与养老第三支柱的协同发展,暨第六届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2024)发布会”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顺利召开。

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安兴伟、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范小云、手回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光耀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范小云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指数六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院建设国内顶尖健康养老科研团队的情况,并针对指数报告内容,指出当前健康养老保障体系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社保基金可持续性承压,居民对社会保险的信心需进一步巩固;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商业保障的购买能力;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她强调破局需“政企学合力”: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学界提供理论支撑,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共同攻克重点、难点和堵点。

在主题报告环节,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朱铭来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2024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居民养老健康保障水平整体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显著落后于健康保障水平,成为我国多层次社保体系中的一块突出短板。养老保障结构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仍过度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而缺乏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险等第二、三支柱的认知与参与。《报告》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的激励政策,扩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范围,提高个人养老金参与率。同时要推动养老保险产品创新,通过税优、缴费补贴等方式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参保能力。

《报告》还强调,当前我国居民健康保障的广度与深度并不同步。就保障指数而言,健康保险显著高于养老保险,表明健康保障意识已基本在人群内全面普及,但应当注意到,市场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产品格局正在变革。在国家医保政策引领和创新药械与医保数据结算的赋能下,更贴近医疗实际的各类中高端医疗险和惠民保成功打开了增长通道,这类险种以相对廉价的价格优势,有效覆盖了健康状况较弱、年龄偏大的“非标体”人群。产品结构的改变不仅实现了目标人群的扩张与细化,还体现了普惠价值,也象征着当前的健康险市场正从侧重于一次性给付、收入损失补偿的模式,向侧重于按需报销、解决实际医疗费用支出的多元分层模式进行转化。

在主题演讲环节,复星保德信人寿党委书记田鸿榛以《长寿时代养老金融的“新范式”》为题发表演讲。北京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王修文带来关于《北京人寿践行健康险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的分享。大家保险集团临时财务负责人、战略总监郑常勇以《银发经济中的养老新魔方:养老第三支柱之〈大家〉实践》为题,介绍了面对低利率与老龄化趋势,大家保险的经验。

本次指数发布是2019年以来系列研究成果的第六次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自面世以来得到行业和监管部门的广泛重视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