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2025级新生迎新大会上,2025级新生任凌萱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本科新生任凌萱。非常荣幸能作为新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南开金融人,向求学岁月中给予我们关怀的亲朋师长致以最真挚的谢意!向学校生活中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学长学姐致以真诚的感谢!今天,我们相聚在南开园,共同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十二年的朝益暮习,十二年的奋楫笃行。我们在奋斗中寻找青春的意义,我们在拼搏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回顾过去的十二年,最难忘莫过高中时光,那一个个挑灯苦读的夜晚,那一双双疲惫通红的双眼,那一张张做过又改改过又做的试卷,……这些都提醒着我们:我们曾不惜余力地为梦想拼搏过!终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们的齿轮碰撞到一起,开启新一次的运行!
回首往昔,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无数同胞在战火中丧生,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明天是九一八事变九十四周年,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八字校训照亮着南开百年征程。回溯校史,张伯苓校长提出“中国不亡有我在”的呐喊,激励着一代代南开学子;周恩来总理,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从战火纷飞中弦歌不辍,到新时代里蓬勃发展,南开始终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这让每一位踏入校园的学子都心生敬畏与自豪。
回溯时光脉络,2025年不仅是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更因承载多重价值而具有尤为特别的意义。今年,是爱国三问提出九十周年。90年前的今天,张伯苓校长在南开大学新生始业式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问,如黄钟大吕,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我们心头回响。它不仅是对当时青年学子的鞭策,更是对我们当代青年的激励。作为新时代的南开金融学子,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三问,将爱国情怀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站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我们或许都带着相似的期待:期待在图书馆的灯光下遇见思想的火花,期待在课堂上解锁未知的奥秘,期待在社团活动中找到同频的伙伴。但我想,南开能带给我们的 远不止这些。它会教我们在追求专业深度时,始终抬头看看社会需要什么;会让我们在享受自由探索时,始终记得肩上还有一份对时代的担当。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今天我想说,所谓南开人,非谓有名校光环之谓也,是有“为公”之志、“尚能”之能、“日新”之勇的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选择金融专业,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应努力学习金融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用金融的智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我们要关注国家的金融政策,研究金融市场的动态,为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让我们带着南开的精神,以今日为起点,以奋斗为舟楫,希望我们都能牢记对金融最初的热爱,在四年的学习中不断打磨、雕琢自己,为成为合格的南开金融人而努力!
接下来,请各位同学和我一起诵读:继承前辈先贤报国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肩负金融强国使命担当,为民族复兴而拼搏;坚持以义取利守正创新,为金融强国建设而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