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的南开金融声音!她作为博士在校生代表发言

发布时间:2025-09-15

在南开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金融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孙梦晨作为在校生代表登台发言,向全体新生分享了她的求学感悟与南开情怀。

赓续南开精神,勇担强国使命

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金融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孙梦晨,在这个寓意收获与孕育希望的初秋时节,非常荣幸作为在校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一届南开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是南开青年传承精神的永恒姿态。望着高大伟岸的周总理雕像,看着大家充满希望的面庞,不禁想到一个词——传承。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今年是张伯苓校长提出“爱国三问”的90周年,从这振聋发聩的“三问”,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再到无数南开学子的辉煌成就,南开精神代代传承。作为金融学院兼职组织员,我在与学生党员发展谈话时,都会问一个问题——“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如何回答张伯苓校长提出的‘爱国三问’”, 大家的答案或聚焦于脚踏实地学好专业报效祖国,或着眼于投身实践服务社会贡献力量,虽然答案各有不同,但字里行间奔涌着相同的赤子初心——那是“允公允能” 校训滋养出的责任担当,是 “日新月异” 追求下的创新勇气。作为南开人,我们有责任让百年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格物致知,守正创新,是南开青年矢志报国的内在底蕴。近两年,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引领下,金融强国建设步伐加快。我有幸参与国自然、国社科课题,于科技金融领域探索,深切感知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南开学子多元报国之路如璀璨星河,熠熠生辉:他们投身科研攻关,以智慧攻克技术壁垒;他们走进乡村一线,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他们奔赴西部支教,以爱心点亮偏远地区希望之光;他们携笔从戎,在保卫国家中磨砺青春......张伯苓校长“今日正诸生立志之时”的嘱托回响耳畔,激励我们以多元之姿,矢志报国,勇毅前行。

胸怀天下,躬身实践,是南开青年践行担当的时代注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圆满落幕,为天津添彩,让我们感受到南开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我有幸通过层层选拔加入到南开志愿者队伍,与其他同学一道奋斗在不同岗位,113名南开学子在中外宾客和媒体记者面前,展现天津风采,传递“中国温度”,用专业服务诠释着“公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合力量”、“上合担当”,正是青年勇担使命、传承精神、共创未来的生动写照。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八字校训是我们代代传承的印记。同学们,作为南开新生,你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时的殷切嘱托,“把小我融入大我”,将南开精神传承下去,不辱使命,不负南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