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新时代共青团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基层团组织凝聚力,激励金融学子走出课堂学习金融专业知识,近日,金融学院智能金融领军人才创新班团支部前往渤海证券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以“深耕金融实践,赋能智能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校企沟通桥梁,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证券行业的运营脉搏,为未来职业发展蓄力赋能。金融学院智能金融领军人才创新班班导师刘澜飚教授、专职团干部刘向龙带队参加活动。
校企携手启新程,共话合作促成长
活动伊始,刘澜飚教授率先致辞。他深情回顾了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与渤海证券多年来的深厚合作渊源,从渤海证券创办初期到如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双方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丰富且深入的合作。作为天津本土优秀的市管金融机构,其发展历程是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刘澜飚鼓励同学们珍惜此次参观学习机会,主动向渤海证券的行业专家请教,深入体会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了解证券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渤海证券相关负责人对南开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渤海证券始终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获,未来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校企双方领导的致辞,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校企合作的深厚底蕴与广阔前景,也更加明确了此次活动的学习目标与意义。

深度分享涨新知,行业洞察启思维
在主题分享环节,渤海证券的三位行业专家分别从公司发展、宏观经济研究、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三个维度,为同学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精彩分享。
渤海证券沙立朝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核心业务及企业文化。渤海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广泛,涵盖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自营投资等多个领域,凭借专业创新的发展理念屡获行业权威认可。沙立朝重点解读了“明日之星计划”及人才培养虚拟班项目,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并结合证券行业特点,建议同学们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核心技能,提前备考证券从业资格、CFA等相关证书,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随后,渤海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哲语以宏观经济研究框架及应用为主题展开分享。作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校友,她以亲切的口吻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从学术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三个视角,辨析了宏观经济研究的差异与联系。她指出,金融机构的宏观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核心目标是服务于资产配置,通过对经济增长、通胀水平、政策导向的研判,指导资产投资决策。王哲语结合供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核心知识,帮助同学们理解宏观经济研究在实际金融工作中的应用逻辑,强调打好宏观经济学基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渤海证券国盛资本子公司副总经理谢耀贤则聚焦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从行业概述、基础概念、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区分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自有资金与募集资金的核心差异,介绍了私募股权基金“融、投、管、退”的完整运作流程。谢耀贤分享了多个真实投资案例,分析了私募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从业者特点,强调了团队稳定性、复合背景、股权投资思维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对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互动交流解疑惑,知行合一促提升
精彩的主题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方向与学习困惑,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围绕智能金融与传统金融学的行业差异、金融科技专业课程设置、证券行业就业发展前景等热点话题与现场专家展开深入交流。
针对同学们关注的智能金融领域发展问题,渤海证券谢耀贤结合行业实践经验进行了细致解答。他指出,当前金融科技更多聚焦于应用层面,一级市场对大数据的依赖主要作为判断依据,而二级市场在共识性投资中可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他建议同学们既要扎实掌握金融专业知识,也要学好计算机技术,理解技术的应用边界,未来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实现双向赋能。专家们耐心细致的解答,为同学们拨开了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中的迷雾,让大家对智能金融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活动最后,全体师生与渤海证券的各位专家共同合影留念,定格下这场意义非凡的实践学习瞬间。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不仅全面了解了证券行业的发展动态与业务模式,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搭建了与行业专家沟通交流的桥梁,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参考。

未来,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更多实践育人平台,助力同学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成长成才,培养更多具备扎实专业素养、敏锐行业洞察的智能金融领军人才,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