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探路!解码 AI 浪潮下精算师职业 “重塑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30

金融学院师生赴沪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AI时代精算师职业重塑路径

今年暑期,由8名精算学专业本科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以“AI浪潮下精算师职业重塑:挑战、机遇与未来发展方向”为主题,在南开大学保险与精算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南开大学张连增教授和辅导员朱芷昕老师带队,赴上海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校际交流:共话 “AI + 精算” 教育创新

8 月 25 日上午,实践队首站走进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该院保险系师生围绕 “人工智能时代精算人才培养” 座谈。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闵敏介绍,学院构建 “前沿课程 + 校企工坊” 双轨体系,开设金融科技、大数据精算模型等课程,通过实战工作坊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徐炜老师补充,课程嵌入保险科技案例,助力学生理解 AI 在承保、理赔等场景的应用。

张连增教授分享南开探索:传统课程强化机器学习等模块,依托实验室推动产学研融合。两校达成共识:AI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但精算师在复杂风险判断等方面不可替代,未来人才需兼具数理基础、数据建模能力及业务洞察与协作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座谈

8 月 26 日上午,实践队到访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开启两校学科建设交流。在学生代表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群贤堂、思群堂等历史建筑,感受丽娃河、梧桐树大道构成的人文校园环境。座谈环节,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钱林义教授、李丹萍教授重点介绍了依托统计学 “世界一流学科” 优势推动精算教育的成果 —— 已开设《AI + 投资学》课程,正研发《AI + 寿险精算》,通过 R 语言、Python 等工具实现精算模型可视化,破解传统教学 “抽象难懂” 的痛点。

双方还就 “金融五篇大文章” 与学科建设的结合展开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领域,开设健康医疗保险与大数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与农业保险等特色课程;南开大学则分享了通过 “学科重构 - 育人创新 - 科研反哺” 循环,实现相关专业毕业生在五大金融领域高就业率的成果。两校均表示将加强合作,共享 “AI + 精算” 教育经验,助力国家金融人才战略落地。

企业走访:解码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在企业调研中,实践队深入了解 AI 在精算实务中的应用现状,明确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8 月 25 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友邦保险上海总部,总精算师何永豪指出,精算人才在保险、社保、私募等领域需求旺盛,具备精算背景的高管比例持续提升。各部门负责人详细讲解了精算在产品定价、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构建等核心业务中的职能,强调 AI 已应用于数据清洗、自动化报表生成等基础工作,释放精算师精力聚焦战略决策;友邦推行的 “轮岗机制” 与 “技术 + 管理” 双通道晋升体系,为精算人才复合能力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

友邦座谈

 8 月 26 日下午,实践队到访中国大地财产保险上海总部。作为承保过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国有保险企业,中国大地保险已构建技术、数据、AI 三大中台,自主研发核心业务系统与 “大地超 A” 数字化应用,将机器学习模型规模化应用于理赔反欺诈、客户风险预警等场景。公司精算部负责人、南开校友梁华表示,现代精算人才需避免 “只建模、不懂业务”,既要掌握编程工具,又要理解保险业务全流程;公司近百人精算团队通过 “跨部门轮岗” 等举措,打造了年轻化、高资质的人才队伍(中外精算师资格持有者超 20 人)。

校友会鼎力支持,链接保险科技前沿企业

8 月 27 日,实践队分赴深轻科技与致保科技。在深轻科技,南开校友、企业代表曾哲结合 “精算师 - 行业咨询顾问 - 科技创业者” 的职业转型经历,强调新时代精算人才需具备 “全局思维 + 创新能力”;其团队研发的猎豹系统、云雀管理平台等国产精算软件,将传统数小时的计算任务压缩至分钟级,让实践队直观感受技术对精算效率的提升。在致保科技,校友任广通分享 “保险嵌入服务场景” 的创新模式,以 “共享单车扫码同步启保” 为例,展示 AI 如何实现保险与消费场景无缝衔接,并拆解保险经纪业务中客户筛选、风险评估的全流程。

深轻科技

致保科技

三天的上海社会实践,是同学们跳出课本、触摸行业真实脉搏的宝贵经历。从与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交流中,实践队打破了对精算专业学习的固有认知,明白了 “技术赋能精算” 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课程方向,也意识到未来学习必须主动对接 AI、数据分析等前沿技能,才能跟上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步伐 。

走进友邦、中国大地保险等头部企业,同学们褪去了对 “精算师” 的片面想象 ——AI 虽能高效处理数据、生成报表,但精算师的战略决策、风险判断和商业洞察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这让实践队员们明确了 “懂专业、懂业务、懂沟通” 的复合能力培养方向,也懂得了实习和实践对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

而借助校友会搭建的桥梁走进深轻科技、致保科技,更是让同学们看到了保险科技的创新活力:国产精算软件的高效、场景化保险的便捷,不仅展现了行业前沿趋势,更让同学们意识到精算专业的职业路径远比想象中宽广。

这次实践让队员们从 “被动学习” 转向 “主动规划”,未来会带着对行业的清晰认知,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主动提升跨界技能,努力成长为适配 AI 时代需求的精算人,也会铭记校友会的帮助,未来尽力为母校与行业的连接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