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云南时的殷切嘱托,为云花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8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云溪花笺客”社会实践团前往昆明呈贡、昆明晋宁、楚雄姚安等云南花卉主产区,走访11家产业链关键单位,其中包括1家金融机构、1家大型国企、3个线上交易平台、2家线下交易市场及5家种植企业,覆盖种业研发、种植生产、采后处理、物流运输、市场交易、金融服务等全链条环节,用脚步丈量云花产业链的每一环,以专业视角探寻金融赋能“美丽产业”的密码。
团队介绍|青春力量扎根云花沃土
“云溪花笺客”团队立项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师生四同”实践品牌,由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多所高校本科生共同创立。团队深耕云南鲜切花产业调研,从全产业链视角探索政策与金融协同发力的路径,助力“云花”特色产业升级为现代化优质产业。调研成果曾获得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商务厅等多家单位采纳,被《人民日报》旗下《民生周刊》、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曾获天津市“挑战杯”特等奖、南风窗·调研中国全国十强等奖项。
今年,团队再启云花调研新程——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力、辅导员朱芷昕带队,师生再次聚焦云南鲜切花课题展开深度调研;并与云南花卉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队员们怀揣着对家乡产业的热忱,以青春视角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把调研报告写在祖国大地上。
基地揭牌,构建调研矩阵
实践团抵达云南花卉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花投”),与副总经理董文怡等共同举行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搭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双方共同研判了云花产业的当前形势和未来校企合作方向。通过与花投基地管理者进行沟通,队员们对云花产业的认知愈发立体。实践队队长程晓耘表示,“我们不仅要带来高校的智力支持,更要把企业的真实需求带回校园,实现双向赋能。”本次云溪花笺客·云链纪的调研也由花投全程支持;未来双方也将长期保持友好交流关系,共同推进云花产业发展。
线下市场:花拍与花市互补,传统与现代并存
在这里,千百名鲜花经纪人正紧盯交易屏幕——实践队员们到访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KIFA),是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在其数字化展厅中,采用了高效的“荷兰式降价拍卖”模式,实时交易的紧张有序,让队员们直观感受现代花卉交易的速度与精度。
实践队还走进了斗南花卉市场。团队在孙鑫主任的引导下,深入了解该市场以“对手交易”为主、灵活性强的运作特色,这类交易模式覆盖了大量中小花商与零售商,构成了本地花卉流通生态的重要基础。团队现场采访了22位花商,了解到尽管面临价格波动等压力,他们依然依托云南产地优势,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维持经营并拓展销路。
KIFA与斗南花卉市场共同形成了云南花卉线下流通体系的“双引擎”,推动着我国最大花卉产区的交易高效运转。
线上平台:撮合与采销双轨并行,拓展交易边界
除了线下的市场交易,线上平台也通过直播引流、大数据选品推荐等多样化宣传服务,有效延伸并激活了消费需求,成为承接与拓展市场增量、培育鲜切花消费习惯的重要渠道。
![]() | ![]() | ![]() |
实践队员走访了以花易宝、花伍为代表的撮合平台、以云选为代表的采销平台。其中,花易宝不仅提供交易撮合,还通过接入“融信服”等征信系统,为花农和花商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尝试破解“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困境。同时,花伍与农科院的长期合作,为品种推广提供了市场通道。
互联网企业的积极探索,正如火如荼的培养市场购买习惯,助力推广自研品种。
种植端:国企与民企共探现代化路径
实践队深入5家种植企业,与多家企业创始人探讨高效的种植模式,让农民真正获益的普惠方案。花投作为国有龙头企业,在姚安建设高标准大棚,采用数字化水肥系统,示范带动效应显著。云天化依托国企资源,推动集约化种植与技术输出。而民营企业如胜源、云秀、智卉则在品种研发、无土栽培、采后处理等方面各具特色。座谈中,师生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与金融方案设计,为企业发展注入高校智慧。
金融支持:普惠与风控并重
实践队与昆明市呈贡区农村信用社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去年交流的基础上,今年实践队再次来到位于斗南市场内的斗南分社。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挖掘县域金融服务花卉产业的创新实践与痛点,力图从一线洞察中探索金融与产业政策进一步赋能“云花”发展的可行路径。
据了解,呈贡农信社推出的“鲜花贷”产品,打破了户籍和地域限制,只要在斗南交易即可授信,年化利率低至3%,已成为花农和经销商重要的资金补充渠道。但由于缺乏专项担保基金和保险产品,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深度仍有提升空间。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而是一场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深度参与。”实践队的云南之行受到云南澜湄国际卫视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再赴云南,实践队完成了云花产业种业端、种植端、采后处理、运输分拣、交易市场到金融机构的调研闭环,深入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在花卉领域的具体实践与落地探索。
从田间地头到拍卖市场,从移动终端到都市花店,云南花卉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金融化、品牌化转型。这背后,是政府、企业、花农、金融机构多方协力的成果。未来,实践队将持续跟踪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动态,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云花”馥郁世界,让这一“美丽产业”真正成为带动乡亲增收的“致富产业”、承载乡村振兴梦想的“幸福产业”。
《春城晚报》对云溪花笺客社会实践队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