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金融学院“师生四同”社会实践队依托在破鲁堡乡八墩村建立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在金融研究所所长李全教授、辅导员朱芷昕老师的带领下,赴山西大同新荣区,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探索金融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并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赋能乡村实践
走进宏远昌运科技 感受特色农产品魅力
在八墩村,原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区委副书记任宇等接待了来访师生团队。研讨会期间,区干部们不仅展现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支持,还深入围绕新荣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展开介绍。他们从区域经济结构、主导产业、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剖析了新荣区当前的经济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随后,大同市新荣区宏远昌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海利带领师生们参观了企业的生产线。在参观过程中,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和运作流程,安排师生们现场品尝了企业加工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师生们对这些农产品的独特风味和优良品质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对农产品面临的问题需求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理论宣讲赋能基层
多方对话碰撞智慧 共议乡村振兴新出路
实践队在新荣区工人文化宫开展“教育帮扶,振兴乡村”教育活动讲座,区委副书记任宇主持,金融学院李全教授主讲。讲座开始前,大同市委副书记艾凌宇亲切接见来访师生。
李全教授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为题,围绕“如何从根本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六个关键议题,包括基础设施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化、生产经营方式的集约化转型、数字农业赋能、清洁能源建设、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分层分类培训。李全教授特别强调乡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创新与产权改革,建议从小范围试点做起,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企业,让农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自愿入股,逐步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同时,要把农村的好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推出去,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探索集体化、可持续、市场导向的农村发展新范式。
![]() | ![]() |
![]() | ![]() |
讲座结束后,实践队与北京知青、区内干部、农业领域企业代表、学校负责人等开展座谈活动,围绕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深入交流。座谈会上,针对新时代农业发展方式、职业教育等问题,李全教授与北京知青等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前沿的研究视角,给出了诸多富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理改革赋能乡村产业
座谈交流企业运营与股权机制 激发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实践过程中,师生们还与区政协副主席兼破鲁堡乡党委书记高晓宇、斧创(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广博、大同市升腾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谦,以及宏远昌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海利等一行相关干部,开展了座谈交流会。座谈会上,与会干部们围绕公司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长远发展规划以及股权结构分配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间,李全教授结合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导向,经过细致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金融策略建议,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此次实践,师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新荣区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与教育帮扶的真实情况,也在与地方干部、企业代表的广泛交流中,探寻出金融力量支持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实践队聚焦职业教育、农业品牌、集体经济等关键议题,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需求。
据悉,这是金融学院师生第三年来到八墩村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未来,实践队将带着此行的所见所感与实践思考,持续深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继续传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与新荣区的实践交流与项目共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南开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