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帆”出征!这场实践,南开金融师生
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5-08-30

金融学院“师生四同”社会实践队探索秦皇岛实体经济赋能之道

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金融五篇大文章”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服务实体经济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课题。秉持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责任感,金融学院“踏浪金帆”社会实践队在副院长李泽广教授的带领下走进河北省秦皇岛市,先后参与政企金融座谈会,走访龙头企业,以“调研+对话+研讨”的模式,探寻金融服务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循环经济、新工艺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实践路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探访生命健康产业 感受政策与产业的融合动能

实践队首站聚焦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先后探访新规划展馆、生命科学园及生物制造产业园,深入了解区域产业发展与金融赋能的结合点。随后,实践队系统调研了北戴河新区以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态文旅三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并深入了解了其依托京津冀区位优势与立体化交通网络所形成的协同发展格局

政企校金融座谈 共话实体经济服务之道

实践队参与由秦皇岛市政府组织的“金融会诊”座谈会,与农行、建行、秦皇岛银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代表围坐交流,政企校三方共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与痛点。

座谈会上,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师生团队围绕如何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等议题展开对话。师生聚焦产业发展痛点,针对秦皇岛当前全力推进的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产业,与对方领导进行深入探讨。对此,农行秦皇岛分行信贷部负责人也详细介绍了该行针对性推出的“新动能专项贷款”。随后,同学们还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痛点等问题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秦皇岛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解答。座谈会研讨环节,秦皇岛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实践队师生还围绕如何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特色金融产品创新等议题开展深度对话。

走进先进制造企业 解码产融共生实践

实践队走访康泰医学、爱迪特、河北科力等先进制造企业,探寻产融共生之道。在康泰医学,了解其上市后借银行专项贷款、股权融资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构建“技术 + 金融”协同格局;在爱迪特,知晓其以 IPO 募资、科技专项贷款推进产能升级与研发;在河北科力,得知其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Pre-IPO 轮融资助力技术转化与产能扩张。

在康泰医学,实践队了解到这家深耕医疗设备领域三十余年的企业,上市后通过金融工具创新构建系统性资源调配体系,形成技术硬实力+金融软实力的协同发展格局,同时,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实现80%零部件自研自产,既降本又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奠定基础。

在爱迪特,实践队师生参观了3D 打印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应用成果,了解到企业上市后将资金投向产能升级与研发情况。在河北科力,师生们参观了为比亚迪、宝马等品牌配套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得知企业凭借近百项专利技术进入全球供应体系,正通过上市融资推进新产能建设,实现稳步发展。实践队从两家企业的实践中认识到,先进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硬实力”与“生态软实力”的结合,金融正是串联研发、产能、市场的关键纽带。

聚焦龙头与循环经济 探寻产业链金融创新与绿色金融实践

实践过程中,师生们还探访了中信戴卡与信宝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中信戴卡自2017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供应商,这家龙头企业依托“产业为本、金融为用” 路径,通过多元融资构建资金链,形成了国内外产业链紧密合作的联动网络,师生们感受到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现代工业体系,极大地增强了对中国智能制造的战略自信与使命担当。

信宝资源循环科技公司以再生铝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依托银行融资及政策扶持实现良好发展。实践队还就绿色金融政策落地、企业上市路径等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金融对生产线升级和技术研发的支持细节。

在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中,实践队深入秦皇岛市的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企业进行了深入学习考察。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的深度交流,掌握了相关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感受到了区域经济新质生产力板块所蕴含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师生们进一步感受到金融专业学生未来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大责任,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与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智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