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过足“戏瘾”!
南开金融学子把《张伯苓》搬上北京人艺

发布时间:2025-08-27

南开爱国主义精品话剧《张伯苓》绽放北京人艺舞台

8月22日晚,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爱国主义精品话剧《张伯苓》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圆满完成演出。作为“青春绽放·戏聚京津冀”2025大学生戏剧展演的首部剧目,《张伯苓》以波澜壮阔的教育救国历程,为这场青春与艺术的盛会注入深沉的历史底蕴,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代坐标下,将爱国主义精神熔铸于舞台,迸发时代强音。

 
 

 《张伯苓》一剧以倒叙手法展开,在急促的警笛声、炮火音效中拉开帷幕,将观众带回到风雨飘摇的年代。剧中不仅呈现了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在经费匮乏、时局动荡中坚持自主办学的艰难抉择,还刻画了南开遭日寇轰炸后,他掷地有声的宣言:“被毁者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穿越时空的“爱国三问”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再一次叩击着现场观众的心灵,令人心潮澎湃。话剧生动再现了张伯苓校长心系国家、鞠躬尽瘁的大公精神,以及他筚路蓝缕、艰难办学的创举,成功将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公能日新”的南开校训融入戏剧叙事之中,实现了精神内涵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舞台现场切片


 这部承载着南开精神与民族记忆的话剧,历时约一个月的重新编排与集中彩排,期间特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师生团队倾注心血,反复打磨每一处语气、动作与神态,力求真实再现历史情境与人物情感。伯苓校长慷慨激昂的演讲、炮火纷飞中师生的坚韧、跨越梦境的父子对话、送别优秀学子的愧疚不舍,舞台上的每一个场景都成为浓缩的历史“切片”,承载着对先贤的崇高敬意。

 

演员特写

演出当晚,剧场内座无虚席。当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铿锵而出,当“一代人师”的赞誉声回荡剧场,不少观众热泪盈眶,掌声经久不息。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是在提出爱国三问90周年之际,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的当代延续。

演员代表杨铭朔发言

张伯苓饰演者、南开金融2025级硕士研究生杨铭朔作为演员代表,在开幕式上分享参与感悟时表示:“未来,我们会走向不同的人生赛道,不会以演员作为职业,但此刻与舞台相拥、与彼此并肩的时光,绝不会随岁月褪色。”从“参与者”真正变成“剧中人”,本次展演让学子们在艺术中更深刻地感知家国情怀,在历史回望中铭记来路、汲取力量。

 

排练纪实

据悉,《张伯苓》是南开大学首批爱国颂党主题精品话剧,自2019年百年校庆之际首次公演以来,已在校内外开展专场汇报演出10余次,先后受到张伯苓老校长后人张元龙、张鉴厵及天津张伯苓研究会、严修研究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指导,曾获天津市首届大学生戏剧节二等奖等荣誉。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浸润”为育人抓手,打造多重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精品活动,让校史文脉在新时代青年的演绎传承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