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金融(北京)论坛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李东荣:健全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南开金融(北京)论坛

发布时间:2017-09-27

会议简介

9月24日,南开金融(北京)论坛第十五期暨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联席院长刘禹东、凤凰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等逾200人南开大学校友及来宾共同出席。本期活动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凤凰财经研究院、南开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南开金融校友联合会主办,金融科技百人会 FinTech100联合主办,南开金融天津校友会、南开金融北京校友会、南开北京校友会、南开北京(1919)读书社、北京汇元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2028.OC) 、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国美金融科技有限公司(HK0628)协办,信欧科技为本次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会议流程

作为本次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成立大会的主持人,南开金融校友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执行理事长、禹唐资本创始合伙人唐珺回忆了南开金融的光辉岁月,并表示,目前金融科技的热浪席卷全球,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使得金融服务日益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振兴南开的第三次历史机遇已然呈现,此次成立的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则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是继南开固定收益委员会后成立的第二个专业委员会。作为南开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下设机构,委员会由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发展的各界校友自愿组成,旨在为南开金融科技领域相关的各界校友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研究和应用的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产学研投一体化的生态圈。

会上,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联席院长、南开金融校友联合会会长、南开大学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理事长、英蓝集团副董事长刘禹东宣布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成立和任命决定。刘禹东介绍,委员会将组织开展大型论坛、小型沙龙、项目路演、私董会、游学考察、专题培训等,以前瞻性的视野,聚焦世界金融发展大势,引导和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树立金融科技的行业标杆,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小云在致辞中介绍了南开金融学院和各类南开金融校友组织的发展现状。范小云表示,此次南开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得益于南开金融学院综合性的学科基础,其构建思路与南开金融学院地域上横向扩展和子行业链条纵向延伸的发展战略理念相一致。未来南开金融学院将在金融学科的发展上坚持唯实理念,把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吸纳到教学中,继续加强学术和业界的紧密联系。

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秘书长、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执委、中证互联董事长张大威从日常工作开展、专题活动组织和与学校的联系互动等三方面介绍了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划。张大威补充,委员会未来还将通过调研等形式,不断调整和优化金融科技委员会的工作安排。

作为委员会理事代表,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理事、中国支付第一股--北京汇元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洪彬,同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骝焕,国美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EO刘晓鹏等分别结合各自细分领域探讨了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势及所面对的挑战。

会议宣布了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的成立。以下是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的任命:

理事长:刘禹东       

联席理事长:刘杉、唐庆春、毕劲松       

执行理事长:唐珺        秘书长:张大威

副秘书长:刘立坤、周剑远、刘学文

成立仪式结束后,南开金融校友联合会秘书长、南开(北京)1919读书社社长、南开金融科技委员会联席理事长、亚联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总经理、亚联盟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唐庆春主持南开金融(北京)论坛第十五期。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就当前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的若干问题作专题报告。

内容概要

李东荣指出,金融科技折射的是当今时代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金融科技正是新兴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尽管全球范围内关于金融科技概念的探讨持续升温,但依靠科技技术载体,金融科技尚未脱离金融的本质和核心。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已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规范发展阶段。对此,李东荣从需求和供给两大维度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的两大驱动因素。李东荣强调,消费群体变化、普惠金融所需和低利率市场环境共同构成市场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因素,而技术进步、监管环境变化、金融专业人才涌入等因素直接从供给端加速金融科技的形成和发展。

李东荣指出,对于金融科技的驱动因素,各国存在差异: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是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政策引导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于国外,中国持续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应用需求构成了强大的应用优势和规模优势,正吸引着大量资本的注入。

李东荣结合网络支付、移动支付、P2P、众筹等金融科技模式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阐述了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特征和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及影响。他强调,金融科技通过加剧多元化主体的有效竞争、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等角度对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发挥着正向影响,但由金融科技引发的金融风险、网络安全及其引发的羊群效应、不正当竞争和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国际组织高度关注金融科技发展。各国政府对金融科技态度更趋积极,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传统金融机构可凭借资金实力、风控能力和金融人才出本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与新型金融科技企业共同构建兼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因此,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消费者保护为前提、以普惠金融为导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金融科技监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正逐步形成国际共识。

针对国外业界动态和我国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李东荣提出,应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等相关机制,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健全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平衡金融科技的创新和风险、加强消费者保护、完善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引领国际监督合作等做法可为我国金融科技的完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会议剪影

论坛现场前工作人员

 

论坛现场情况

 

全体校友合影